学院聚焦

常务副校长(副院长)李新在“光华求知讲堂”主讲《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部门/单位:经济学教研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

1762137545138.jpg

10月31日下午,第61期“光华求知讲堂”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楼多功能教室举行。常务副校长(副院长)李新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题作专题导读讲座。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郭险峰主持讲座。部分教师代表和全体硕士研究生聆听讲座。

李新围绕《终结》一书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恩格斯这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

在讲座第一部分,李新从“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两个维度阐释了《终结》的写作背景。他指出,《终结》一书既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时期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成果的总结,也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过程的回顾。作为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终结》不仅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源头之一。

在讲座第二部分,李新结合书中结构,带领师生对《终结》的主要内容逐章导读。他指出,第一章从黑格尔哲学的体系与方法入手,展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峰与局限;第二章深入讨论哲学基本问题,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虽有历史进步性,但未能摆脱抽象人本主义局限;第三章分析了费尔巴哈在宗教哲学和伦理学方面的唯心倾向;第四章则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破,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李新强调,作为一部系统总结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终结》对于我们理解唯物史观和坚持实践立场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

在讲座第三部分,李新结合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剖析了《终结》的现实意义。一是强调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与发展,全体干部特别是党校学员要不断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在强化理论素养的同时,强化实践担当,涵养健康的政治、身体与精神状态,尤其要通过持续读书学习夯实理论根基。三是强调坚持照辩证法办事。他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人与做官、理论与实践、勤政与廉政等方面的重要讲话,提醒全体学员必须牢固树立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思想与行为、权力与责任、形式与实效等重大关系,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把准方向。

在讲座互动环节,李新现场回答了研究生代表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反响。

郭险峰在主持中表示,本次讲座视野开阔、逻辑清晰、内容充实,既有理论深度,又紧贴现实,充分体现了党校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深入思考、潜心研究的良好学风,对全体学员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强化世界观方法论学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光华求知讲堂”是省委党校(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打造高水平学习交流平台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全校师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今后将持续围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营造浓厚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