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雪山草地分院位于阿坝州府马尔康市,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院内建有学术报告厅、VR教室、实训室、图书馆、餐厅等办学设施,可同时容纳450人培训食宿,现有教职工110余人,外聘师资库200余人。
阿坝雪山草地分院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为主题,打造了《红军长征在阿坝》《从北上南下之争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专题课程60余门,红军长征在阿坝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与长征胜利》等4门课程被评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结合本地特色资源研发了《雪山草地铸忠魂》《半截皮带的长征记忆》等微党课50余门;开发了“懋功会师忠诚路”“雪山草地奋斗路”“北上抗日救国路”“三军同向胜利路”“民族团结连心路”“抗震救灾涅槃路”“惊心动魄斗争路”精品教学线路7条;编撰了《长征在雪山草地》《长征在阿坝简史》等特色教材10本。
阿坝雪山草地分院系统挖掘全州红色资源、统一纳入分院发展规划,构建起资源联用、成果共享的培训格局;依托“藏羌村寨”“特色村寨”文化教学资源,将“爬雪山、过草地”“炒青稞、搓糌粑、打酥油”等体验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支持带动教学基地农牧民家庭发展餐饮住宿、民俗体验等第三产业,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干部教育培训与民生产业发展联动融合、互促共赢的新路子。
阿坝雪山草地分院先后与农业农村部、东方电气、中央民族大学等38家国家部委、企事业单位、高校开展合作,与嘉兴市委党校共同举办了“红船精神与长征精神:对话与传承”理论研讨会。
甘孜,藏语意为“圣洁美丽”,这里民族文化浓郁、自然景观壮美、自然资源丰富、红色底蕴厚重,是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时间最长、途径地域最广、所处环境最艰苦、创造战绩最辉煌、长征遗址最多的涉藏地区。1935年5月29日,红军惊险奇绝地夺取了泸定桥,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毛泽东同志为此写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著名诗篇。
2020年9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编办批复同意甘孜州委党校增挂“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牌子,甘孜泸定桥分院作为五个分院之一正式挂牌成立,2022年被中组部纳入党性教育干部学院备案目录。甘孜泸定桥分院与甘孜州委党校、泸定县委党校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体融合办学。分院总投资4.3亿元,占地面积113.1亩,建筑面积5.21万平方米,有教室11间、多功能报告厅2个、图书室1个、学员宿舍208间、339个床位,设施设备完善,可容纳300人教学,拥有2个学员自助餐厅,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
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弘扬飞夺泸定桥精神”的办学理念,学院重点开辟了“飞夺泸定桥·天堑制胜”“天堑变通途·富藏兴藏”等3条精品教学(研学)线路,开发了长征精神、“两路”精神等方面专题课程40余门、微党课11门。积极探索访谈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学院成立以来,承接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级各类班次(红色党性教育专题班)80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5万人次。分院已成为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文化研学基地。
雅安夹金山分院位于雅安市名山区,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院内建有学术报告厅、实训室、教学楼、运动场、图书馆等办学设施,可同时容纳800余人培训食宿,现有教职工80余人,外聘师资库300余人。
雅安夹金山分院以“弘扬长征精神、锤炼坚强党性、增强爱国情怀”为主题,打造了《红军长征在雅安》《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壮举与启示》等专题课程30余门、《强渡大渡河:红军长征的生死之战》等3门课程被评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结合本地特色资源研发了《胜利翻越夹金山》《陈云出川》等微党课30余门;开发了“强渡大渡决胜路”“跋涉泡桐艰难路”“军民团结同心路”“翻越夹金艰辛路”“硝烟百丈奋战路”“两山实践共生路”“两路新程繁荣路”精品教学线路7条;编撰了《红军长征在雅安故事集》等特色教材。
雅安夹金山分院依托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夹金山等特色资源,创新研发了沉浸式教学《从大渡河到夹金山》《红军伞》、访谈式教学《魂系夹金山》等课程,探索形成了“讲座式+研讨式+体验式+访谈式+互动式+沉浸式”六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在海拔3350米的夹金山五道拐开展“挑战极限,不胜不休--胜利翻越夹金山”重走红军长征路等体验教学,让学员深切感悟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雅安夹金山分院先后与重庆、南京、深圳、成都等省内外80余个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知名高校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教育联盟,先后承办“红军长征在四川”展览活动、“红军长征在雅安理论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凉山彝海结盟分院位于凉山州西昌市,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院内建有教学楼、行政楼、会议室、图书室、运动室、学术报告厅等办学设施,可同时容纳500余人培训食宿。现有教职工80余人,外聘师资库40余人。
凉山彝海结盟分院以“弘扬长征精神,锤炼坚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民族团结为主题,打造了《红军长征在凉山》《从巧渡金沙江看党的纪律作风建设》等专题课程20余门,《攻坚克难 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的凉山实践》被评为四川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五届精品课,《彝海结盟: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等3门课程被评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结合本地特色资源研发了《彝海结盟铸丰碑》《一面用生命捍卫的旗帜》等微党课近50门,开发了“情深意长结盟路”“统一思想北进路”“脱贫攻坚暖心路”精品教学线路3条;编撰了《红军长征在凉山的故事》《迈向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凉山篇》等特色教材6本。
凉山彝海结盟分院依托冕宁“彝海结盟”纪念地、会理会议纪念地、“习总书记来到我们村”三河村史料馆、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等现场教学点,努力讲好“彝海结盟”的传奇佳话、会理会议和巧渡金沙江等红色革命故事,以及打贏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积极打造“红军长征+新时代长征”的特色教学线路,让学员感悟伟大长征精神。
凉山彝海结盟分院积极搭建红色教育培训合作交流平台,先后与江西、陕西等兄弟省份干部学院开展合作,承办了全国党建研究会党建理论教学与研究专委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备课研讨会”,举办了“长征精神·凉山论坛”等各类学术会议。
泸州四渡赤水分院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院内建有教学楼、住宿楼、学术报告厅、体育馆、图书馆等办学设施,可同时容纳600余人培训食宿,现有教职工110余人,外聘师资库110余人。
泸州四渡赤水分院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题,打造了《红军长征在泸州》《从四渡赤水看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等专题课程20余门,《四渡赤水蕴含的历史经验与时代价值》等3门课程被评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结合本地特色资源研发了《四渡赤水出奇兵》《识得“天书”曾希圣》等微党课30余门;开发了“突出重围制胜路”“鸡鸣三省转折路“政治工作生命路”“乌蒙磅礴磨砺路”“红色泸州光荣路”精品教学线路5条;编撰了《用兵如神--“四渡赤水”战例研究》《川南游击纵队简史》等特色教材15本。
泸州四渡赤水分院依托四渡赤水等红色资源,重点打造四渡赤水教育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二郎滩渡口、白沙会议旧址、石厢子会议旧址等红色现场教学点,创新开发《红飘带上的回响》《穿越时空的家书》等情景教学课,探索实施的“入心式”党性教育机制获评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泸州四渡赤水分院立足共建共享,着力构建“院际互通+区域联盟+开放合作”的开放办学体系,与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北京大学、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四川省军区等50余家单位签约合作,组建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红色教育联盟,举办“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暨毛泽东与四渡赤水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