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心得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党员干部“学党史强党性提素能”专题培训班(一期)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6日 部门/单位:雅安夹金山分院

李思檬

为期三天的“学党史强党性提素能”培训很快就要结束了,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们收获很多。这次我们来到的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是为了追忆史诗般的红军长征,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继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而建,通过讲座式教学、音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生动讲述了红军长征概况、红军长征在雅安境内的伟大壮举,让我们既深入学习了红军翻越夹金山这段苦难历史,又亲身体验了红军长征道路的艰辛,充分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有理想,有担当,有思想,有格局,有情怀”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重温红军长征胜利的光辉历史,既是为了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也是为了发扬长征精神。

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深刻感受到红军将士不胜不休的执着追求。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他们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坚定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成功战胜了恶劣环境、反动武装和错误路线三大敌人,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在新的长征路上,作为党员干部,要把握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深刻把握“两步走”的发展脉络和实践逻辑,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科学谋划,撸起袖子加油干,瞄准目标不停干,担起该担的担子,承担该承担的责任,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脑入心、见诸行动,为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三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我们应当深入挖掘三国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内在联系,提炼其核心价值,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的光彩。

首先,爱国与护民的共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对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和情怀。刘备新野撤退、携民渡江,展现出护佑百姓的仁义之心。长征期间红军恪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铁则,始终坚持抗日救国的伟大决心,体现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真挚情谊。

其次,坚韧与毅力的融合:关羽千里走单骑,赵子龙孤身闯敌阵,通过他们的行动展现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征中的红军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坚韧和毅力,面对重重困难,他们坚持信念,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

再次,团结与协作的力量:三国时期,在赤壁之战等关键时刻,孙刘联军以团结协作的精神,展现了合作的力量。长征中,红军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样显著,他们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这种精神帮助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党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始终致力于在赓续历史文化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深刻领悟到了全会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循大道,可至千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改革任务,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加强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推进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改革、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最根本、最可靠的保证。

二是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新活力。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精神和社会共识。我们要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在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挖掘现代审美价值,以“让文物活起来”为抓手,加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不断推陈出新,以优秀作品书写时代发展与人民奋斗的新篇章。

三是提升效能,推进文化传播发展。在文化交流中,展览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活跃且有效的艺术呈现方式,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手段,通过艺术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要我们建立科学而系统的运行机制与策划方法,并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交流,要以多元形式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双线并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扩大各地文化交流合作。

本次学习让我更加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来。通过不懈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樊琛

经过连续3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切身的认识和理解,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我想谈谈我们的感受

长征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词语,在培训之前,我们对长征的认识既浅显又抽象。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们先后学习了《红军长征在雅安》专题讲座,参观了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烈士纪念园、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区、天全县红军纪念馆、红军村等地点。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情,通过讲座结合实地学习,让我们对长征的认识变得即立体又深刻。

讲座教学中,周桐桐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我们再现了长征时红军面临的种种困境,克服的种种难关。我们仿佛感受到,中央红军艰难跋涉泡桐岗时无路可走的艰难处境和胜利翻越夹金山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在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和烈士纪念园,我看到那满墙的烈士姓名,心中肃然起敬。他们信念坚定,他们前赴后继,他们舍生取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怕牺牲的担当精神。

二、我想谈谈我们的收获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学习红军战士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中央红军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行进300米就有1名红军将士倒下。长征是一条血染之路,是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史诗。长征的胜利正是广大红军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结果。新时代的我们,没有天险要渡,没有围追堵截,工作上的困难远不能和长征相提并论。因此,抛弃畏难情绪,迎难而上应对工作中的困难才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传承。

我们应学习红军战士认清方向,实事求是的精神。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红军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正确口号。南下红军在张国焘的错误带领下,经历了百丈关战役,被迫转移,损失惨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低头拉车的同时,也要抬头看路,时刻与党中央在方针路线上保持一致,才能获得最终胜利。

我们应学习红军战士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以身作则,不进老百姓的住房,不随便吃群众的东西,不拿走少数民族群众一点财物,这才有了“十送红军”和“彝海结盟”的佳话。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工作中,我们更应该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

三、我想谈谈我们的未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已经胜利结束,而我们正处于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长征。

成都武侯祠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职工,我们应该以传承弘扬三国文化为己任,紧密围绕擦亮三国文化金字招牌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好三国文化保护、研究、展示、开发、利用、推广等各项工作。

一是深耕广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展示品牌。推进全国三国文化遗存调查项目,推出国家级精品学术研究成果,形成科研品牌。实施三国文化研究展示中心改造提升项目,引进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建设集保护展示、沉浸体验、文化交流、智慧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国文化文旅综合体。

二是联动作为,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研学游线品牌。开展成渝区域代表性遗产地战略合作,共同策划研学课程、产品和路线,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策划三国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促进旅游消费提档升级。

三是有机更新,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产业活动品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加快锦里优化提升,形成建筑古朴、植被清幽、水系润朗、灯光雅致的景观布局,引进具有创新力的文创品牌和非遗项目,实现锦里品牌活力焕新和业态品质提档升级。做强“武侯祠成都大庙会”“向往·三国”等品牌活动。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擦亮三国文化金字招牌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以上是我们这几天参加培训的心得体会,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会持续严以律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的要求保持一致,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党的生机与活力做出自己的贡献。